2024年学校期末教研工作总结开头语(9篇)
推荐文章
我的课堂环节力争做到:备课、预习;课堂教学展示;运用迁移,总结评价。教学过程分六个步骤:预习交流;确定目标;分工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执着地思索、认真地钻研、积极地参与,努力地探究。既想抓稳抓实、又想求异求新。我发现单调、沉闷的课堂变为了生动、活泼的生命化课堂,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改变了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合作学习,同学间你追我赶,小组间互相竞争,暗暗叫劲。所以,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不交作业的少了,做题的正确率高了,生字错误的少了,效率提升了。
在这个方面我们五年组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我本人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朗读能力以后,我感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对他们的后续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质疑是最好的方法。老师不讲,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自我解答,效果很好。
我教授《桥》一课时,作了一个实验:原计划我提出的学习目标中有三个主要问题:“1、想象老汉在桥塌时想喊什么?2、作者为什么结尾时才点明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3、这篇课文的语言有何特点?”我上课时临时改变了主意,想让孩子自己提问题。孩子们的问题有这样几个:1、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2、像泼。像倒。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3、为什么说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呢?4、党员为什么排在后面?5、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他想喊什么?6、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7、为什么最后才说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关系?看到这些问题,我特别惊诧,学生的思维远比我来得深远,来得活跃。然而更让我惊诧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小组一商量,同学一补充,问题迎刃而解了。学生的“活”,同时带给了我很大的挑站,如果我的课准备的不充分,知识容量不够丰富,文化底蕴不够深厚,我自然就被挂在了讲台前,可见这项质疑的实验之路是很艰辛的。有了这次尝试,在讲授教研汇报课〈〈将相和〉〉时,我又尝试了这种方法。结果那一课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我将学生的读、议、演相结合,并以学生的质疑为主线,作为我导读的主要依傍。
学生这节课主要提了以下问题:1、蔺相如怎么知道秦王没有换璧的诚意?他为什么要说那块璧有点儿小毛病?2、蔺相如真的要拿这宝玉撞柱子吗?他为什么要理直气壮的说?3、他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4、霸道的秦王为什么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国?5、蔺相如为什么说“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这些问题学生不仅提的准,而且正是本课难理解的地方。讲授<<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课,我也采用了这样的方法,结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可见,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你自信地走上讲台,走上你人生的大舞台,就会舞出属于你的独特风采!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教师的“导”,一定要导之有据,会导,善导,因势利导。而在导读教学的思想与风格方面,我受钱梦龙老师的教育影响最深。钱老师摘自了叶圣陶先生在给一位语文教师的信中的一段话回答:“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钱老师实实在在按叶老的这些话去做了,他以课本为对象,以教会学生阅读为目标的“多重对话”(师生对华、生生对话、师与文本对华)。他的课堂中,注重了与学生真心交谈,从多重对话中真正学会了阅读,达到了“不需要教”境界。这也是钱老师导读艺术所追逐的预期目标。
首先,在班级里设置了学生评比栏。这里的设计凸显了学生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密切联系,对于学生的进步和提高起到了重要的督促与检测作用。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一块天地,它在学生心目中却有着神圣的地位。学生常常会在下课时数一数自己得到了几颗标志,也经常为自己不如别人而不断努力,更会为别人多得几个标志而耿耿于怀,还会为此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就拿我们班的星星评比台做例子吧:每个星星上是五个人 (一个组)的地方,我们班共40人,分为8个组,也就是8颗星。而如果这一组的每个成员都得到一颗星此小组就得到一个月亮,如果能得到两个月亮就会进升为一个太阳。这样就将个人与小组之间的评价有效的结合起来了,最终推动了班级的整体提高。小小的评价表可蕴藏着大智慧呀!
以上所述是我在本学期的一点摸索与钻研,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钻研!
学校期末教研工作总结开头语二本期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全体语文教师严格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兢兢业业,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以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确保圆满完成教学教研工作。
为了使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条理化,本学期的常规检查,仍然是狠抓落实。老师们接受了教导处对备课情况的检查以及不定期地进行随堂听课。通过督促、检查,教师们形成了认真严谨的工作习惯。
1、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常规活动有“教学对对碰”,鼓励师徒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组织听课,评课、诊断、总结。这样在全组范围的相互听课、研讨中,大家集思广益,发言积极,共同探讨了一些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解,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了锻炼的舞台、搭建了成长的阶梯,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立足课堂,抓好常规,随堂听课的方式,促使我组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努力创新。让语文教学走过浮躁,走出困惑,跳出误区,回归语文本色,走向理性和成熟。
2、结合学校各阶段工作的进展来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比如,常规校内公开课、家长开放课;期中考试后,组织教师开展“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的自评反思活动;在期末复习中开展教师拟定复习计划、复习教案和经典习题集的汇编等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开展中,教师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这样的教研氛围,不仅加深了教师间的相互了解,更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目的。
3、积极走出校门,参加区、市教研活动。本期我们组的张甜老师参加高新区“教师大比武”活动,她执教的是五年级的《灯光》。教龄仅三年且从未上过高段的张老师能大胆参与,就已经证明我们努力进取的决心了。
为推动学校整体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和才能。本期,我校语文教研组十分注重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开学初,要求语文教师继续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习,特别教师博客的实施,使新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在教师的自主学习中,每位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2、开展好教研活动,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组织切实有效的上课评课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组织了集体备课活动,老师们共同参与备课、研讨,从各语言点的分析到课文难点、重点的把握,从教学方法的应用到学生学法的研讨,点点滴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复习阶段,也以年级为单位,群策群力,共商计划。
3、加强校本培训中的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即使的校内公开课,老师们都认真准备且反复试讲,并虚心听取组内骨干教师的意见。同时骨干教师上课起到了示范引领的积极作用,通过公开课,研究课,借班课等一系列活动,发挥骨干作用和集体的智慧,提高实践水平,提高研究质量。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我们语文组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改实验。这学期,我校语文教师紧紧围绕学校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这一课题实施教研工作。做到人人都有明确的目标,个个都有自己的实验操作。本期的校内公开课和家长开放课都以研究课题为重点进行设计和研讨,无论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是课件的制作,或者网络的利用都为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服务,老师们同时还做好了资料的手机、整理工作,在研究过程中老师向科研要质量,并积极撰写教科论文。本期上交高新区的教育教学论文20篇;期末每位语文老师都认真撰写了与学校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
网络教研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着眼于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整体推进课程实施、学科教学和教研活动。
在学校的指导与要求下,
我组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力图利用这个网络进行交流、分享与互助。教师们在工作之余,把自己在教学中反思、案例、课件、收获等发表在博客上,在充分地展示自我、参与交流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师的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充分概括了我们教研的方向与精髓,唯有在这浩瀚的教海中乘风破浪、勇于开拓,才能在课程改革的瞧石上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总结各学期经验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语文组的工作会做得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学校期末教研工作总结开头语三紧张繁忙的一学期又要结束了。在县教研室、学校教务处和师训处的正确领导和监督下,在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组认真落实期初制定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县英语学科基地的作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深入探索我组教学模式,在各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和成绩。下面我就对本学期工作作简要回顾:
我组成员认真学习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每位教师结合本组教学模式努力做到"三创新"-- 创新课堂教学设计,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真正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是创新外语教学的重要途径。教研活动时我们采取备课组轮流的方式进行系统的专题发言,然后全体成员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参与讨论。在一次次热烈的发言和探讨中,教师们提升了自己的理论素养,也进一步激发了教学的热情。我组成员还认真钻研教学科研工作,利用业余时间撰写教学论文,其中有些论文获得了很高的奖项有些在市、县级的教学杂志上发表。很多教师承担了县、校级的课题,在课题研究中表现出了热情和能力。
英语组一方面引导教师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学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通过上课、听课、评课等形式进行课例研究,使本组全体教师共同提高,人人受益。本组教师相互学习已蔚然成风,大家都能相互听、评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各成员不但积极参与以备课组和教研组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为了向全县乃至市展示我们英语组的实力,我组有关老师代表本组向全县展示了几堂县级公开课。
在活动中全体教师互相鼓励,群策群力,充分体现了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团队精神,为我组提高了知名度。我们还积极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作为基地学校教研组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一方面积极学习,积极参与,另一方面毫无保留地向兄弟学校传经送宝,把我们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介绍给他们。如:起始年级的陶冬梅老师的《talking about family 》,初一年级赵利美老师的《what’s your favourite book?》,在县级教学研讨课活动中,给全县两个不同年级段的教师分别作了新课导入和阅读课的示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同时,也利用市先进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城乡互动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如本学期和黄浦区光明中学进行了高质量的城乡互动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东门中学英语组的教师以此为平台认真汲取市优秀教师教学经验,认真参与听课评课的教研活动。同时,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本校的初二年级胡群华老师也上了一节展示,共同切磋课堂教学的艺术,丰富了我校校本研修的内涵,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和前提。我们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办法。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的教学目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的教学进度)。集体备课主要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由各个备课组长负责,每周有1-2 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每次备课由1名教师选定一课并主讲,明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基本语法和重要词汇以及所需的教法等。然后,同年级备课组教师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之后形成文字形式的教案。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做到了教学资源共享。
本学期我组响应上级领导的号召,积极探讨作业批改的规范性和艺术性,先进行相关理论学习,然后由个人结合平时的教学纂写心得体会和论文,再在第17周的教研活动上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作业批改”的教学论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老师们对作业批改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深感首先要精选作业(专项题与分层题),然后要多样性、艺术性地进行批改,最后还要对作业进行有效地订正。有了对作业批改认识上的提高,今后的教学奖会有新的提升。
我组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以及其他层面上的各种培训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良好,认真完成各项作业和任务,能真正做到通过活动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我们还认真搞好带教工作。在带教中,我们带教者不断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历程,有选择的、把好的、成功的经验和心得传递给新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其指导。这也促进我们带教者专业的提升。而且,新教师思想活跃,新思想、新观念充斥着大脑,也影响着我们观念和思想的更新。师徒带教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我们英语组全体成员通过这一工作,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我们组的整体水平、搞活我们组的各项活动以及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了我们组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我们学校是全县的窗口学校,它既要为兄弟学校起到示范作用又要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人才。所以选拔和辅导优秀生是我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英语组对这一工作抓得很实、很有效。“选好苗子、指定计划、全心投入、精心指导、缓解心理压力”是我组培养优等生的原则。教师们遵循这一原则,尽心尽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每一次县级比赛中我们无论在团体还是个人奖项上得奖的覆盖率很大,而且名列前茅。
总之,一学期以来,外语组教师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深深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学校其他学科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取得的。我们还知道,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提高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再接再厉,努力工作,为把学校英语教学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层次而奋斗。
学校期末教研工作总结开头语四本学年我校根据校本培训总体要求,以抓师德为动力,抓学习课程标准转变观念为契机,结合课题研究,加强了教师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培训,切实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较好的完成了校本培训任务,现将相关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本学期,学校加强了对立项课题的管理,关注课题组对课题研究的资料的收集和积累状况,并持续关注这些立项课题的研究的进展情况。为学校课题进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集体备课活动,本学期,我校继续按校本培训的要求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长是集体备课和年级学科教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求集体备课有准备有主题有记载,集体备课有中心发言人,组内教师广泛参与。
“一人一课”活动,即每位教师承担一节组内公开课和评课任务。这种教研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通过教师参与式的研讨,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草根论教”活动是我们学校教研活动的一大特色。“草根论教”展示的项目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往前拓展是教材解读、设计阐述;往后延伸是专题评课、活动反思、过程记录阐述。参与“草根论教”活动的老师们得到的是课堂外的另一种锻炼。
县学时培训,申报县学时培训的教师能积极按时参加培训,并取得好的培训效果。
县外中短期培训。本学期有部分教师参加了县外中短期的培训。在培训中,开拓了视野。
外派学习活动。本学年,有语、数、英、音、美等学科等20来位老师参加了“千课万人”的听课活动。外派学习的教师把听课学习的所感所想内化为自身的教学行为,并组内进行交流分享,发挥学习的辐射作用。
组织教师参加学科素养比赛,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比赛,学业评价命题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教师专业得到了发展,素养得到了提升。
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继续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期末教研工作总结开头语五校本研究犹如一个充满魅力地磁场,将老师们吸引到一起,一同经历着、感悟着、成长着、快乐着……。在学习与反思中,主要做到如下几点:
1、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日常化。我把校本培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与青年教师、新教师、合同管理教师的培养相结合,学期初就订好培训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2、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广泛性。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全面、丰富、翔实。
3、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多样化。在校本培训中,我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贴近教师工作实际。在继续教育培训有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
1、教研行为自主化
制度上保证:学校规定语、数校本教研不定期举行。每次的研讨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发言人,每次活动都有记录。每位老师开一节校级研讨课,课后及时评课并做好记录。
组织上到位:教研组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中间力量与基本组织。我校非常重视教研组的建设,根据学校实际分成3个学科教研组,其中语文、数学教研组再加技能科教研组。明确各教研组长的职责,加强对教研组的指导与考评。
行为上跟进:要求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实验中的成功与失败。广大教师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研究”变为“主动研究”,学校教研氛围日渐浓厚。
2、教研形式多样化
我把校本教研作为教师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一个有力平台。在每次的教研活动时间里,能畅所欲言,谈论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教学中的得意情怀,探讨教学中的神来之笔,明辨教学中的是非曲直。除了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外,即时教研随时可见:办公室里,同学科任课教师围绕某一教材或教学内容展开研讨交流,以求化解教学疑难、探讨教法学法;同班级任课教师或原任教师经常针对某一班级现象或某一学生的某一方面表现进行现象透析、探讨教育之方;很多教师下课回来后放下书本,一手端起茶杯,一边兴奋地向同事们讲述刚刚发生的教学故事……这些不起眼的形似“聊天”的行为和过程,就是被我们称为校本教研“小插曲”的群众性即时教研活动。实践告诉我们,这种经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很具生命力。它有以下优势:
(1)具有自发性。这种群众性教研活动事先没有统一的布置,往往由教师身边的某一现实问题切入,较多关注这一问题的“热心观众”就会不自觉地“卷”进来,因而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现场研讨效果。
(2)主题性突出。这种研讨活动往往以工作中遇到的鲜活的实际问题为话题而展开。稍加留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话题内容宽泛,涉及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而老师们对某些教学事件有亲身经历、对某些学生比较了解,“聊”起来感觉“言之有物”,针对性强,所以乐于参与。
(3)实效性强。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宽松的空间里,老师们感觉“放得开”,可以不拘形式地去研讨教学疑难、交流育人经验,因而研讨气氛也尤为热烈。在这种开放的空间中,老师们可以敞开心扉去交换不同观点,碰撞中生发思维、共享教育智慧,因而思维也极其活跃,由此会达成许多共识。由于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案凝结了集体智慧,往往可操作程度较高,实施起来会就具实效性。
(4)与集体性教研活动互补。虽然这种零散型的群众性教研活动的研讨内容往往都是存在于教育教学环节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但它以时间、空间以及内容的自由、开放等方面优势,突破了集体性教研活动的某些局限,可以与各类集体性教研活动共存互补、相得益彰。
1、校内:师徒结对。让新教师在老教师的带领下,很快进入教学状态,是我们本学期教研工作的一大亮点。本学年学校共分配了三个新教师和两个合同管理教师,因此指导这些新老师赶快站稳讲台尤为重要。指导老师不仅在方式、方法上进行指导,课堂永远为新教师开放着,并经常进入新教师的课堂进行实质性的指导教学,手把手的教给他们一些教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三个新教师在5月份的汇报课中得到了学区教研组成员的肯定与好评。在校级教研课的研讨中,我们敢于创新。本学期还为学区提供了三节研讨课。本学期开课的课题是选择自己比较没把握的,对自己有挑战性的课型来开课。上完后,再集中研讨,从中受益,明白自己的努力方向。如王发刚老师准备上的一堂学区公开课,先和几位老师共同备课,再借班上课,再研讨、修改,再借另一班上课,再研讨、修改,再另一个班上课,再研讨……这样的备课、上课不管对于本人还是别的老师都是可以提高业务水平的。在教研中,每个老师都敢于发表意见,有时争论很激烈。不管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普通教师还是骨干教师,校长还是老师,大家都是平等的。老师们不仅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常常说得有深度,有价值,给人以思考和启发。现在老师们已经习惯于把教研当作大家的事,形成了教学共同体。
2、校外:走出去。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对于一些优秀青年教师创造机会,让他们接受高层次的培训,聆听各位专家们的报告,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并要求他们外出学习归来,要及时总结别人的优秀经验在教研时或工作例会上进行传达,做好二次培训工作。
3、校本教研带来了教师之间的和谐氛围,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学会了反思,在相互尊重中学会了交流,在虚心中学会吸纳,在领悟中学会调整,在合作中获得成长。今后,我们学校将乘着校本教研的东风,在课改的浪潮中努力拼搏,更好地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工作做得更好。
学校期末教研工作总结开头语六学期末,又到了写总结的时候了。
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感觉做了很多,却又千头万绪。那就慢慢理一理吧。
本学期在开学之初我们就把每一课都分到了个人。四年级下册,共有课文28篇加上综合活动和语文天地共41课。组里14个老师,平均一个人只要主备三课就够了。比起过去的备课应该是少了很多,但要求的质量却高了不少。所以轮到的老师都要提前好好准备。
有了集体备课,自然也就少不了教后反思。这也是活动中大家最喜欢谈的一个话题。这节课你是怎么上的,我又上了什么内容,这道题应该怎么讲,这次的作文是怎么指导的……得意时,红光满面;讲到失误处,则懊恼不已。年轻人电脑熟练,教后反思写在了博客上。香莲和江景是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但是在他们的教案本上,那一篇篇工工整整的教后反思无不凝结着他们的心血,让人读来佩服不已。教学中的精彩瞬间,失误之处,冷静思考,整改措施……在一次次的反思中,大家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也提升了水平。
一开始,学校定的集体备课时间是在每周二的下午放学以后。后来因为学校活动,又改在周五下午放学后,可这又与小钢花俱乐部的活动时间相冲突。几经波折,最后我们自己定在了每周四下午一上班就开始,到第一节课下课。不管什么原因,我们的活动时间一定要保证。老师们也非常配合,有时忘了通知,大家也会按时到办公室来。其实组里的年轻老师有不少,近一年来的集体备课,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收获最大的吧。
做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曾经历过无数的课堂。其实,这样的集体备课又何尝不是一个别样的课堂呢?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学到了教学的艺术,学到了育人的方法,我们也如学生一样在逐渐成长。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上了好几节课,周志刚老师的本校公开课,吴芳芳和周莉娟老师的对外公开课,兰思思老师的师徒汇报课。对于这每一堂课,组里的老师们都是积极听课、认真评课。对于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大家毫无保留,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上课的老师也是认真倾听,虚心接受。正是组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使上课的老师都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周志刚老师算是老教师了,为了上好《跳水》这堂课,他精心备课,一遍一遍地试上,请大家去听课评课,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而周莉娟老师也是毅然接受学校任务,为了上好思品课,她反复查阅相关资料,请教同行,为了让课堂达到最好的效果,一段音乐,一张图片也要精心准备,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赵文敏老师帮助两位周老师制作课件,一次次地试上,一次次地修改,小姑娘始终微笑着,毫无怨言。兰思思是刚刚招聘到学校的新老师,几个月的教龄,想要准确把握好教材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她,组里的老师们一次次地听她的课,反复讨论课应该怎么上。
在这样的一次次真诚的交流与讨论中,年轻教师们拓宽了视野,提高了教学能力,老教师们也接受了新事物,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习惯的养成比教给他们知识更重要。而习惯的养成并不仅仅是课堂纪律,劳动纪律,还包括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作业完成等方方面面。在这一点上,组里的老师们早已达成共识——要在落实常规中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具体就是要求学生做到:写好字,读好书,上好课。
本学期,我们年级要求孩子都购买了《一笔好字》,并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日常的作业中也注重学生的规范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刚接手四年级,组里的老师们在办公室里谈得最多的就是班级的纪律问题,不少班级的纪律问题都让人头疼。为这,组里的老师们没少花心思。不少老师都是铃声没响先进教室,下课十分钟还呆在教室,等到下一堂课的老师来了,才会离开教室。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班的班级纪律都有了可喜的变化,保证了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上学期开始,年级的所有班级都陆续通过让孩子们自己捐书建立了班级图书角,本学期,有一半以上的班级还通过捐款,统一购买了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儿童读物,建立了班级借阅制度,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些班级除了每周固定的阅读课,还把每天中午预备铃前后的近二十分钟时间也作为读书时间,让孩子们养成每天到学校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拿起书来看的习惯。学生的心静下来了,能认真看书了。许多孩子都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他们明白了事理,学到了知识,懂得了做人。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终生受益。
本学期我们继续要求学生每周坚持写日记,为了让孩子们乐写,爱写,组里老师经常互相交流指导写日记的经验,精心批改,及时指导。在坚持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在不断提高。
本学期的时间比较紧,为了用好校本教材《书声琅琅》,在上学期末,不少班级就布置学生在假期背诵部分篇目,开学后,再进行巩固。有的班级则依然坚持每周一个单元,按部就班地扎实推进,前提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熟记、背诵了更多的经典诗文,培养了语感,积累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一个学期以来,组里老师们的辛勤换来了累累的硕果。读写诵教改成果斐然,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不少改变,班级的课堂纪律也有好转,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也越来越多。
周志刚老师和周莉娟老师可是学校里鼎鼎大名的才子和才女,两人的“莉志”组合可谓是珠联璧合,在学校的美文诵读比赛中,一篇声情并茂的《可爱的中国》当仁不让地获得了一等奖,后代表学校参加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师美文诵读赛,又获一等奖第一名,为学校,也为我们四年级语文组争得了荣誉。
本学期,组里每个老师都有了自己的博客,写得多的老师博文已经超过了四百多篇,博文加精排名前十中,四年级组就有四个。
我们组还根据自己本组的教学特点,申报了市级课题,内容是关于小学中高年级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的研究,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实验,不断总结推广经验,提高教研能力,培养年轻教师。
六一活动,四年级学生参加学校广播操比赛,孩子们用整齐的队伍,昂扬的精神风貌,标准的动作,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这也正是我们四年级组教师的追求目标,不搞花架子,踏踏实实地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本领。今后,我们四年级语文组的全体教师仍然会团结一心,通过认真踏实的工作,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学校期末教研工作总结开头语七光阴荏苒,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阵阵热潮,又一个充满挑战、富有收获的学年结束了。回顾我们双碑小学语文教研组本学年所走过的足迹,不难看出,我们的步伐迈得踏实、稳健、有力,可圈可点,既有值得继续发扬光大的成绩,也有应该引以为戒的不足。现总结如下:
本学年我校的语文教研工作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在教研组长何胜老师的具体组织下,认真贯彻学校教学改革基本思想,围绕“聚焦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一总目标,重点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以抓好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努力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广大教师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投入,学习、参与、实践,形成了浓郁的研讨氛围,语文教师已成为学校教育科研阵地上的一支生力军。
1、继续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转变了广大语文教师教学观念。本学年,我们利用每周四晚上教研学习时间,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及相关资料。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使我们的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学习,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深深体会到:当一名语文教师不易,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不易,不加强学习,是必定要在新课改中落伍,甚至被淘汰的。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旧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改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广大教师已基本能适应语文教学改革。教师们都能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本学年每位教师每课都有新教案,教案突出了精讲、实用的特点,做到了书本结合,既备知识,又备教法、学法。课堂教学突出了“导”字,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注意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重视了学生的积累和运用,加强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继续实行了听课制度,本学年每位语文教师都到微机室上了公开课,利用cai课件,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广大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改革了“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讲练结合,以读代讲,重感悟,真正做到了讲准、讲活、讲得精要,学懂、学会、学得轻松。教研课后认真评课、认真分析,达到了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目的。
2、组织教师学习创新教育的理论和教改文章,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学技能理论,继续用“微格课”形式对教师进行了教学技能培训,提高了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及教学技能。
3、加强了学生书写训练,认真上好了写字课,并且要求全校学生每天认真书写50个以上的钢笔字,学生书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4、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
(1)开展好了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创造了条件,加强了课外阅读的指导。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他们参加了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书法小组、朗诵小组和墙报小组等。
(3)适当组织了其他语文课外活动,如参观访问,自己动手办报,开故事会、读书会、演讲会,进行了普通话比赛、作文比赛等。
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我校教研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广大语文教师端正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本学年每位老师都撰写了一篇以上的教学论文,在20__年盐亭县教教育教学论文比赛中,我组共上交教学论文六篇,其中何胜老师撰写的《浅谈作文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获得了县教研室一等奖,另外五篇获得了二等奖。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本学年年段过关考试,我校语文教师任教学科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大部分老师所教学科平均分、合格率、a优率、b优率均在学区同年级名列前茅,其中何胜老师20__年秋和20__年春两期期末考试分别取得了同年级第二、第一位的好成绩。
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教研水平整体上还不高,部分教师的教学技能还较差,教学观念还较落后,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还不够熟练。班级之间语文教学质量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教师“满堂灌”现象时有发生,学生被动接受的陈腐教学观念和陈旧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尚未彻底革除。许多学生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真正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前进。使我校语文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再上一个新台阶。
学校期末教研工作总结开头语八回顾过去一年的教研工作,我们是以推进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教学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改变教师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努力提高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主要做了如下二大方面工作:
1、科学整合教与学的关系,构建发展型的教学模式。在近年使用课程改革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使我们知道,新课程重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学,重直接体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如何进一步科学整合教与学的关系,使“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组合更加科学合理,实现改变教师教学方法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内实现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文明成果的最大化,全面提高我区教学质量,这已成为我区教研工作者带领全体教师进行深入研究的主课题。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总结和提升,我区已经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探究为途径,以民主教学为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整合为手段的发展型教学模式”。同时也形成了“学贵在思,教贵在度”的教学原则,确保学生既是教学主体,又是教学资源,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以教学评价改革为抓手,促进教与学相长。课程改革的成败最根本的是看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也就是看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发生的良性变化,否则一切改革将成为空中楼阁。一年来,我区教育工作者坚持以教材分析为切入点,坚持以课堂教学评价引导课程改革走向,引导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教师自主建构既体现课程理念,又有各自风格的教学模式,并逐渐完善和形成我区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即1、教学目标多元化,要面向全体的素质发展和能力提高,包括:基础性、发展性、多元化;2、教学内容组织要得当,要经过教师创造性加工,包括:结构化、问题化、与stse联系;3、教学过程要优化,包括:启发性、探究性、开放性、情感体现性、艺术性;4、教学效果看主体,包括:学生参与度、思维活动量、学生学习兴趣和成功体验),并以此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引领我区课程改革的方向,有效促进我区的教与学相长。
3、总结课程改革经验,稳妥推进课程改革进程。过去一年是我区全学段开展课程改革的一年,新会四中被江门市定为农村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样本校。一年来,样本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把课程改革工作看成是促进新人发展的教育。也就是“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因此他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的有机磨合。为了让每位学生的发展,该校教师在教学中不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胆打破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旧教学模式,而且乐意与学生一道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寻找最有效的教与学的方法和途经,所以学校各学科都总结出模块学分认定的要求、依据、程序、纪律等经验,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区乃至江门地区的兄弟学校开展高中课程改革都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年来,我区通过课程改革视导,开展优质课观摩、课例评选和形式多样的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活动,使不同层面的学校在课程改革中都取得卓著成效,省一级学校在课程改革中继续发挥了示范性的辐射作用:新会一中在去年十二月举行了开放式的全学科的公开课,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现场供兄弟学校的教师观摩。在近半年的4月8日和6月17日,该校举行的两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暨论文答辩会,不但体现该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具有计划性,研究的内容具有专题性和广泛性,而且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运用知识的综合性和解决问题的合作性。东方红中学在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管理经验以及取得的教学成果得到开平市普通高中校长的好评。新会实验小学的屈艳萍老师经过区级、市级的选拔后脱颖而出,于xx年4月20日代表江门市参加广东省第四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并一举夺得该项评比活动的一等奖,开创了我区小学数学的先河,为全面推进我区的课程改革实验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参加广东省优秀教学案例、论文评比活动,实验小学的廖祖权权老师获省一等奖;平山小学袁叶女、实验小学苏艳玲、三江联和小学赵娇玲获二等奖。圭峰小学于xx年4月8日与区教研室小学组一道举办“圭峰小学名师教学展示观摩活动”,全面开放课堂,开课30多节供我区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和兄弟市、区的教师共600多人观摩,为老师们提供了学习、交流和研讨的平台,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为了顺利推进我区高中学段的课程改革,“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今年6月24日,区教研室组织了普通完中抓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与广州市教研室的领导座谈,在具体了解和学习了广州市开展高中学段课程改革的经验后,区教研室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了xx—xx学年度的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课程设置方案供学校参考使用,不但及时解决了我区高中二年级开设课程的困惑,而且合理地整合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为有利“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做了有效工作。
以新会区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的《教研参考》,近半年就刊登了29期共90多位教师的有关课程改革论文在该刊物刊登,这些课程改革论文既是我区广大教师热情投入课程改革的缩影,又是我区课程改革的精品。新会一中的《教学通讯》,实验小学的《课改实验通讯》,圭峰小学的《实践与研究》以及各镇、校出版的论文集,不但使教师施展了教学才华,展示了我区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而且为我区广泛交流课程改革经验搭建了平台,为推进我区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高考备考工作常抓不懈。一年来我区的高考备考工作首先是强化了目标管理和“一把手工程”。坚持以区级基本目标和奋斗目标指导学校、学科和班级具体目标的确定,使高三年级各级管理实体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各学校也主动合理配置备考资源,强化备考管理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整体效能,形成了聚精会神抓备考,一心一意促提高的良性备考氛围,有效地提升了我区整体的复课质量。
2、加强研究分析,准确把握高考的方向。xx届学生所学的各学科教材仍是试验修订本教材,但由于高一年级已实行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已经有了较大的变革,究竟xx年高考是否受其变化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这就给我区高考备考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惑。面对困惑,我区各校采取积极而且科学的应对措施,一方面组织各学科教师认真研究所收集到的试验修订本教材实验区的高考试题,并做好与近年高考试题的比较工作,从中掌握高考改革方向;另一方面强调学科复课必须抓好落实“双基”和培养能力。学科高考大纲到手后,则以钻研考试大纲为重点,结合实验区高考试题的研究,尽可能准确把握高考对知识点考到什么程度,表现形式可能会怎么样,从而为选用资料和选材训练以及采取合理的训练形式提供直接依据,使我区高考备考复课更具实效性。
3、认真抓好备考经验交流和集体科研攻关。一年来,各学科都在不同的复课阶段召开了备考研讨会,具体研究备考工作。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通过精心策划公开课,为参会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备考现场观摩;通过有目的地安排备考中心组的教师作落实“双基”和加强能力训练的专题发言,交流备考经验;通过让参会教师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在复课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既为教师创造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又统一了各学科整体的复课步调和操作方式,避免了教师孤单备考的现象出现,解决了实际问题,从而顺利达成各阶段的复课目标。实践证明,这样的备考研讨会针对性强,实效性好,深受学科教师欢迎。
4、抓好有效的数据分析和有关高考信息的筛选。一年来,教育局和学校都十分重视有关摸拟高考性质的测试结果分析工作。在江门市高考摸拟考试后,教育局在3月下旬及时召开了分析会,具体从各学科模拟试题的特点,学生的实际考试情况作了分析,用大量数据分析我区高考备考的现状,并提出下一阶段的复课意见:必须努力实现有针对性地选择高效的复课方法,突出抓解题方法的思维训练;抓好讲和练的落实,使高考重点内容和热点问题得到充分消化;重视“扬长避短”并举,突出因材施教和落实对“双临生”(即省专科线临界生和普通本科临界生)的辅导跟进工作,确保我区高考奋斗目标(即上省大专a线和本科线人数超xx年,力争成为江门市高考榜首;各层次上线人数的平均增幅超过省招生的平均增幅;高分段、上名校、进重点的人数有新的突破)的达成。随后的广州一模、二模,汕头一模、二模,我区虽然没有统一搞分析,但各校都十分重视,并相互交流测试信息,使每次模拟考试的功能都得到充分发挥,成为指导后段复习的有力依据。
5、是做好高考信息的收集和转化工作。区教研室和各校在备考工作中不但共享备考资源,而且在高考信息的收集和筛选转化以及备考资料的处理上也密切配合。使收集到的各地区的高考模拟试题能及时印发给学校使用。不少学校还积极派出备考中心组的教师协助教研室搞好高考信息的分析、筛选和转化工作,使有关信息及时转化为具体的练习供考生使用。
由于高考备考工作抓得扎实有效,xx年我区高考成绩又创造了新的辉煌,具体表现在:⑴1—3批a线以上入围人数有新的突破(共2296人),比(xx年2105人多了191人);⑵第一批人数有新突破(共411人),比xx年多69人;⑶高分层有新突破,700分以上有86人;⑷尖子与xx年基本持平(单科800分xx年有16人,xx年有17人);⑸完成区下达指标的学校占绝大多数;⑹本科入围人数在江门市第一(我区共1450人,开平1449人)。(7)形成了百花齐放的高考格局。
课堂教学是实现知识传承的主渠道,落实教学常规是保证这一渠道在落实“双基”、培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都十分重要。一年来,我区各镇、校除了重视常规教学建设,认真研究科学整合教与学的关系,着力构建发展型的教学模式外,还注意结合实施新课程、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教学效率、质量的迫切需要,主动积极地开展了校本教研。有关教研工作者立足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部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引导和带领学校教师查找课程改革中的教与学问题,特别在课堂教学上如何才能科学整合“三维度”教学目标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直至目前,自我反省、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已成为我区校本教研的主流形式,彻底改变了过去学校和教师的教研活动一无目的,二无主题,只是作简单的听课、评课的做法。这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的开展,为推进我区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我区在教学研究方面还有一大亮点就是不少镇、校积极开展以“基础知识过关检测与评价”的课题研究工作,并自觉地联合起来,建立了有一定区域性的学科教学质量检测练习题库,并采取批判和继承的做法,使有关需要检测的内容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参与实践的能力,主动创新的能力,从而加强了教学质量的监控。正是由于我区在全学段都落实了一系列的教学常规,所以我区各学段的教学质量都有长足进步,特别是今年中考取得了历史性的好成绩,具体表现在:一是全区7科总平均分453.1分,比去年提高41.7分;二是合格率大幅提高,在去年首次突破50%为51.7%的基础上,今年达到63.9%,比去年提高12.6个百分点;三是高分层考生比例显著增加,低分层考生比例大幅降低,300分以下的低分考生比例由去年的22.4%降至今年的13.1%,降低9.3个百分点;四是各镇各学科质量均衡发展,各镇各学科成绩普遍比去年都有明显提高。小学和高中会考成绩喜人,参加各级组织的竞赛的学科都取得理想的成绩。我们教研工作者在过去一年为我区教育持续发展,出好人才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期末教研工作总结开头语九为了进一步全面推进课改实验工作,充分发挥教研工作作用,我校结合本校实际,以培养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特制定我校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让校本教研成为老师成长的阵地。如今一学期过去,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教研活动是学校一项常规工作,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有助于新的教学理念的实施与交流,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为避免以往教研活动“教而不研”“形而上学”上课教师疲于应付,听课教师陆陆续续的不良倾向,调动教师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学期,我们致力于教研制度的完善,教导处经过协商以及征询教师代表的意见,实行教研课考勤制度,对不参加教研活动、不能按时出席教研活动的教师实行了一票否优制,保证每个上课老师的劳动得到应有的尊重。
传统的听课以“记”为中心,课堂上,听课老师将精力集中于记教师的教学流程,记精彩的组织语言,记学生的课堂发言。教师记得辛苦,根本没时间来消化吸收。我们认为:听课应该以“听”为中心,听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听学生精彩的个性解读,听课堂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思”为归宿,思精彩背后的教学理念,思解决问题的种种策略,思课堂教学的更多规律。为此本学期听课时,我们只要求教师记下精彩教学环节,并且针对精彩环节及时记录下自己对这一环节的评价,同时可简单写出自己认为正确的改正措施,极大提高了教师的及时评价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本学期,教研活动我们在继承以往的“定时间、定专题、定人员”“三定”的基础上,注重突出专题研讨。我们将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将学校的课题分解为若干个小板块,分工落实到每次教研中。
本学期我校申请了《数字化环境下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提升农村学生阅读能力的探究》这一课题,为了将这一课题顺利完成,我们将校本教研与课题紧密结合。而这一学期教研的主题就定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能力上。为此我们主要从四大板块进行:探讨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数字化环境之我见;观看课例;校本培训。在这样一学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老师们对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有了深入的理解,极大提升了老师们的教研水平,为课题研究做好了铺垫。
本学期我们除了由我校的教师孟桂艳老师东师归来后做了二级培训,还邀请了王千庄小学的陈健老师作专题讲座,两位名师给老师们带来了东师大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了老师们的理论素养。
除此以外,本学期我校还多次派老师外出学习。除了多次前往开小聆听讲座、听名师讲课外,还带领全体教师赴丰南实验小学参观学习,使得老师们在课改的大潮中更加明白了什么是大语文观,而大语文观必须立足于小语文。
为了提升老师们的理论水平,除由骨干教师做培训外,我们还业务学习、领导讲座相结合,业务学习是关于数字化环境下的整合问题,而领导讲座则是从老师从老师们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入手,为老师们答疑解惑,从根本上为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奠基。
此项共包含两部分,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网络学习培训,这一学期以来我校教师均参加了国培,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教师进修学校的表扬;二是网络教研。网络教研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老师们创造极好的教研平台。本学期我们继续完善了我们的校园网站以及教师博客群,有多次听完课或参观归来不能在校聚到一起时,我们都是在家里完成的交流互动,这一教研方式消除了面对面教研时表达不够精确的尴尬,老师们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更完善的表达自己的意图、想法,深受老师们的欢迎。
一学期下来,我们学校在校本教研工作中积累了一点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但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方法,不断创新模式,使我们的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之路。